引咎自责的成语故事


引咎自责

拼音yǐn jiù zì zé

基本解释咎:错误。主动承担错误;并责备自己。

出处《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》:“公卿各引咎自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引咎自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引咎自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博通经籍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融传》:“初,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,不应聘,名重关西,融从其游学,博通经籍。恂奇融才,以女妻之。”
止戈为武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
随行就市
死脑瓜骨 锦云等《草莓三爷》:“你呀,就是死脑瓜骨!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香销玉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
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可想而知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》:“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状,可想而知。”
指天誓日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其若可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