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本反始的成语故事


报本反始

拼音bào běn fǎn shǐ

基本解释报:报答;本:根源;反:回到;始:开始。指受恩思报,不忘所自。
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郊特牲》:“唯社,丘乘共粢盛,所以报本反始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报本反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报本反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好说歹说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,说我们都是乡邻,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。”
挺身而出 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
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《南齐书 高逸传论》:“史臣曰:‘今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,业行交酬,连琐相袭。’”
同病相怜 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凿壁借光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处实效功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