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破血流的成语故事


头破血流

拼音tóu pò xuè liú

基本解释打破了头;血流出来了。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惨遭失败时的狼狈相。

出处唐 吕道生《定命录 桓臣范》:“其如果偷两千而去,至徐州界,其婢与夫相打头破血流。”


头破血流的典故

唐僧师徒西天取经,见道士押着和尚在干活,悟空对道士说这些和尚是他的亲戚,道士同意让他放一个走,和尚都想逃出道士的控制。悟空要求道士把这500和尚都放了,道士不干。悟空取出金箍棒把道士打得头破血流,把和尚全部放走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头破血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喜笑颜开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两日,方到常山,径入府中,拜谒颜太守。故人相见,喜笑颜开。”
斩草除根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……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形影相顾 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顾,陨越无地。”
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1卷:“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敛迹,惟恐人知。”
贫贱不能移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多情善感 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
前脚后脚
满招损,谦受益 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