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过自新的成语故事


改过自新

拼音gǎi guò zì xīn

基本解释改正错误;重新做起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孝文本纪》:“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,刑者不可复属,虽复欲改过自新,其道无由也。”


改过自新的典故

淳于意是西汉初年的名医,作过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,又称太仓公。他年轻时就喜好医术。汉高后八年(公元前180年),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。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,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,并传授给他黄帝、扁鹊的脉书,和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,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,决断疑难病症。学了三年之后,为人治病,预断死生,多能应验。然而他却到处交游,不常在家,有时不肯为别人治病,因此许多病家怨恨他。

汉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,有人上书朝廷控告他,根据刑律罪状,要押解到长安去。淳于意有五个女儿,跟在后面哭泣。他发怒而骂道:“生孩子不生男孩,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!”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感伤,就跟随父亲西行到了长安。

她上书朝廷说:“我父亲是朝廷的官吏,齐国人民都称赞他的廉洁公正,现在犯法被判刑。我非常痛心处死的人不能再生,而受刑致残的人也不能再复原,即使想改过自新,也无路可行,最终不能如愿。我情愿自己入官府做奴婢,来赎父亲的罪,使父亲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。”

汉文帝看了缇萦的上书,悲悯她的心意,于是赦免了淳于意,并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改过自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妖不胜德 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臣闻妖不胜德。”
手舞足蹈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乐则生矣,全则恶可已也。恶可已,则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。”
后继有人 艾芜《鞍钢呵,我回来了》:“这是后继有人,令人喜悦不止。”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隔靴搔痒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
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
白费心机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费心机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
不二法门 《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
死要面子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