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其一
[元代]:方回
忆我幼时事,南归自番禺。三边已澒洞,内郡犹无虞。
故居山城间,四面阛阓区。东西万货集,朝暮百贾趋。
诸父领宾客,衣冠一何都。觞豆日谈笑,往往皆文儒。
比屋有高楼,其上娉婷姝。侠少喜酒贱,歌呼间笙竽。
无何郁攸作,一夕化为墟。朝廷易楮币,百姓骈叹吁。
物价渐踊贵,饥剽多流俘。我家众长上,生近乾淳初。
曰此风俗降,岁岁有不如。老者迁化去,少者分驰驱。
生理益艰窘,口腹各自图。书囊裹笔砚,扁舟落江湖。
苟且禄仕齿,荏苒岁月徂。乍得返乡里,惊怛心若刳。
前辈尽黄壤,小儿皆白须。屡火不一火,坊巷非旧闾。
上冢享亭仆,访寺诗壁污。向之红粉面,蚁穴髑髅枯。
乃知宇宙内,万有皆空虚。我生逼六十,偶幸全头颅。
身阅大兵革,一思一欷歔。怀旧梦恍惚,吊往肠郁纡。
六十年间事,历历尚可模。我所见之人,百万泉下俱。
神仙谓不死,终久归于无。寄语肉食子,无以智诮愚。
憶我幼時事,南歸自番禺。三邊已澒洞,内郡猶無虞。
故居山城間,四面阛阓區。東西萬貨集,朝暮百賈趨。
諸父領賓客,衣冠一何都。觞豆日談笑,往往皆文儒。
比屋有高樓,其上娉婷姝。俠少喜酒賤,歌呼間笙竽。
無何郁攸作,一夕化為墟。朝廷易楮币,百姓骈歎籲。
物價漸踴貴,饑剽多流俘。我家衆長上,生近乾淳初。
曰此風俗降,歲歲有不如。老者遷化去,少者分馳驅。
生理益艱窘,口腹各自圖。書囊裹筆硯,扁舟落江湖。
苟且祿仕齒,荏苒歲月徂。乍得返鄉裡,驚怛心若刳。
前輩盡黃壤,小兒皆白須。屢火不一火,坊巷非舊闾。
上冢享亭仆,訪寺詩壁污。向之紅粉面,蟻穴髑髅枯。
乃知宇宙内,萬有皆空虛。我生逼六十,偶幸全頭顱。
身閱大兵革,一思一欷歔。懷舊夢恍惚,吊往腸郁纡。
六十年間事,曆曆尚可模。我所見之人,百萬泉下俱。
神仙謂不死,終久歸于無。寄語肉食子,無以智诮愚。
唐代·方回的简介
(1227—1307)宋元间徽州歙县人,字万里,号虚谷。幼孤,从叔父学。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。初媚贾似道,似道败,又上十可斩之疏。后官知严州,以城降元,为建德路总管。寻罢归,遂肆意于诗。有《桐江集》、《续古今考》,又选唐宋以来律诗,为《瀛奎律髓》。
...〔
► 方回的诗(1404篇) 〕
清代:
邹尧廷
岩疆数十里,良楛各异族。地连颍与毫,犷悍习成俗。
颇闻道旁言,谓我少严酷。抚心良自惭,十载负民牧。
岩疆數十裡,良楛各異族。地連颍與毫,犷悍習成俗。
頗聞道旁言,謂我少嚴酷。撫心良自慚,十載負民牧。
明代:
邵宝
春残才作探春行,古寺寻僧懒问名。近海景多频立马,对花情剧更闻莺。
镜湖敢乞君分赐,宝地偏教佛主盟。却忆江南如画里,万峰青接水边城。
春殘才作探春行,古寺尋僧懶問名。近海景多頻立馬,對花情劇更聞莺。
鏡湖敢乞君分賜,寶地偏教佛主盟。卻憶江南如畫裡,萬峰青接水邊城。
清代:
缪徵甲
呜呼,许公仁者非神仙。代民纳税法外意,后之继者难为贤。
瘗金偿赋讳施与,诧为黄白毋乃颠。医师之外设方相,周礼广立仁政篇。
嗚呼,許公仁者非神仙。代民納稅法外意,後之繼者難為賢。
瘗金償賦諱施與,詫為黃白毋乃颠。醫師之外設方相,周禮廣立仁政篇。
唐代:
杜甫
窦侍御,骥之子,凤之雏。年未三十忠义俱,骨鲠绝代无。
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,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。
蔗浆归厨金碗冻,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。
窦侍禦,骥之子,鳳之雛。年未三十忠義俱,骨鲠絕代無。
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,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。
蔗漿歸廚金碗凍,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。
宋代:
司马光
澹泊轻云寒不收,未成春雨只添愁。
风烟寂寞几何限,尽入凭高一雨眸。
澹泊輕雲寒不收,未成春雨隻添愁。
風煙寂寞幾何限,盡入憑高一雨眸。
清代:
范咸
连臂相看笑踏歌,陈词道是感恩多。剧怜不似弓鞋影,一曲春风奈若何。
連臂相看笑踏歌,陳詞道是感恩多。劇憐不似弓鞋影,一曲春風奈若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