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斋清坐有怀 其二
[宋代]:李光
学道未忘名,欲跨扬州鹤。渊明赋归来,颇恨未恢廓。
平生刚褊性,敢避穷兽搏。君诗如清琴,平淡犹贺若。
泠然山水音,妙响振林壑。宁为太史走,岂事桓温幕。
乐哉吴望游,微凉生殿阁。况兹积雨后,枕簟谢焚灼。
未能去三彭,便可休六凿。跌宕文字间,诗酒自相酢。
气凌李杜豪,力振曹刘弱。偏师攻长城,稍稍出方略。
山川助离骚,景象如宿约。阴风起虚籁,暮霭昏城郭。
菡萏泛金塘,筼筜陨银箨。卧看晓参横,坐待残月落。
不愁衣典尽,尊空莫起酌。明朝醉复醒,生忧押垂脚。
學道未忘名,欲跨揚州鶴。淵明賦歸來,頗恨未恢廓。
平生剛褊性,敢避窮獸搏。君詩如清琴,平淡猶賀若。
泠然山水音,妙響振林壑。甯為太史走,豈事桓溫幕。
樂哉吳望遊,微涼生殿閣。況茲積雨後,枕簟謝焚灼。
未能去三彭,便可休六鑿。跌宕文字間,詩酒自相酢。
氣淩李杜豪,力振曹劉弱。偏師攻長城,稍稍出方略。
山川助離騷,景象如宿約。陰風起虛籁,暮霭昏城郭。
菡萏泛金塘,筼筜隕銀箨。卧看曉參橫,坐待殘月落。
不愁衣典盡,尊空莫起酌。明朝醉複醒,生憂押垂腳。
唐代·李光的简介
李光(1078年12月16日[1] —1159年4月22日),字泰发,一作字泰定,号转物老人。越州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南宋名臣、文学家、词人,南宋四名臣之一,唐汝阳王李琎之后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进士,调知开化县,移知常熟县。累官至参知政事,因与秦桧不合,出知绍兴府,改提举洞霄宫。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贬藤州安置,后更贬至昌化军。秦桧死,内迁郴州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复左朝奉大夫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致仕,行至江州卒,年八十二。宋孝宗即位后,赠资政殿学士,赐谥庄简。有前后集三十卷,已佚。又有《椒亭小集》、《庄简集》等。
...〔
► 李光的诗(336篇) 〕
唐代:
魏徵
受降临轵道,争长趣鸿门。驱传渭桥上,观兵细柳屯。
夜宴经柏谷,朝游出杜原。终藉叔孙礼,方知皇帝尊。
受降臨轵道,争長趣鴻門。驅傳渭橋上,觀兵細柳屯。
夜宴經柏谷,朝遊出杜原。終藉叔孫禮,方知皇帝尊。
明代:
陈子壮
吾土之官易,同年感旧劳。宿名留乙榜,真卷贵仪曹。
不倦云中翼,相从海上涛。心知贤弟子,多有妙音操。
吾土之官易,同年感舊勞。宿名留乙榜,真卷貴儀曹。
不倦雲中翼,相從海上濤。心知賢弟子,多有妙音操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跻。雪深封佛垄,云暗锁桃溪。
流水无还有,乱山高复低。欲寻刘阮洞,归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跻。雪深封佛壟,雲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元代:
方回
昔日初闻寇,诸人早出师。焚烧宁太广,收剿已无遗。
斧钺何曾钝,雷霆岂肯迟。迁延非决策,那得更狐疑。
昔日初聞寇,諸人早出師。焚燒甯太廣,收剿已無遺。
斧钺何曾鈍,雷霆豈肯遲。遷延非決策,那得更狐疑。
宋代:
王山
东风艳艳桃李松,花园春入屠酥浓。龙脑透缕鲛绡红,鸳鸯十二罗芙蓉。
盈盈初见十五六,眉试青膏鬓垂绿。道字不正娇满怀,学得襄阳大堤曲。
東風豔豔桃李松,花園春入屠酥濃。龍腦透縷鲛绡紅,鴛鴦十二羅芙蓉。
盈盈初見十五六,眉試青膏鬓垂綠。道字不正嬌滿懷,學得襄陽大堤曲。
明代:
叶春及
妾本巫山山下女,朝朝暮暮在阳台。可怜遗履轩前月,长照飞凫海上来。
妾本巫山山下女,朝朝暮暮在陽台。可憐遺履軒前月,長照飛凫海上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