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
[近现代]:陈三立
行郁惠山旁,中有隐君子。
承传讲学风,刻厉饬伦纪。
一世腾万里,祸乱愈弗止。
侈言匹夫责,诡遇余丧己。
先生瞑槁梧,内证主静旨。
道胜物不疵,县解不老死。
两孤抑何贤,寤寐绵神理。
扬芬采曲儒,薄俗宁获此。
钱生契独行,立传追范史。
吾衰美其文,缀咏亦赘耳。
行郁惠山旁,中有隐君子。
承傳講學風,刻厲饬倫紀。
一世騰萬裡,禍亂愈弗止。
侈言匹夫責,詭遇餘喪己。
先生瞑槁梧,内證主靜旨。
道勝物不疵,縣解不老死。
兩孤抑何賢,寤寐綿神理。
揚芬采曲儒,薄俗甯獲此。
錢生契獨行,立傳追範史。
吾衰美其文,綴詠亦贅耳。
唐代·陈三立的简介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...〔
► 陈三立的诗(180篇) 〕
唐代:
岑参
六月襄山道,三星汉水边。求凰应不远,去马剩须鞭。
野店愁中雨,江城梦里蝉。襄阳多故事,为我访先贤。
六月襄山道,三星漢水邊。求凰應不遠,去馬剩須鞭。
野店愁中雨,江城夢裡蟬。襄陽多故事,為我訪先賢。
明代:
湛若水
长啸声闻塞两间,纷纷万有到来閒。淹留廿载成何事,空载大江明月还。
長嘯聲聞塞兩間,紛紛萬有到來閒。淹留廿載成何事,空載大江明月還。
:
弘历
九华双炬照长楼,楼上仙人来往游。今岁看灯有新使,孜孜益凛固金瓯。
九華雙炬照長樓,樓上仙人來往遊。今歲看燈有新使,孜孜益凜固金瓯。